來源:西北巖土公司 沈佳 發布時間:2023-12-08 11:13:11 瀏覽次數:8132
“爆竹聲中一歲除,春風送暖入屠蘇。千門萬戶曈曈日,總把新桃換舊符。”似水年華,時間不會在迷惘中等人,轉眼四季又過。彈指間又是一年,一切都是那么的忙碌,停不下的步伐大步流星地跨著,而一年一度的春節也伴隨著時鐘的指針悄然來到,日歷,帶著充盈的情愫,掀開了新的一頁;歲月,攜著青春的光輝,打開了又一扇大門。一年,讓我們收獲了一個個豐碩的日子,奏響了一曲曲燦爛優美的樂章,這個日漸溫暖的季節里,春節不知不覺掩埋了平淡的日子,喜慶團圓的氛圍迎面撲來。
一進入臘月,似乎就聽到了年的腳步聲。不過,真正揭開過年序幕的卻是臘八粥。俗話說:小孩小孩你別饞,過了臘八就是年,吃過了臘八粥,家家戶戶就忙著過年的準備,就連大街上都已經早早的掛起了紅燈籠,光禿禿的樹木上也掛滿了絢麗的彩燈,裝扮著城市的大街小巷,而我們在外漂泊的游子也以歸心似箭,等待著那份團聚,因為鄉愁和這個傳統的節日---春節。
自古以來,出現在古詩中最多的題材不是愛情,而是鄉愁。現代人已經很難體會到那種鄉愁了。在古代,通訊和交通都不發達,離鄉背井是一種難以言喻的漂泊,而節日就會成為一種坐標符號,大家相約在元宵,中秋,或者過年的時候團聚。若在平時想要達成這樣的團聚,怕是很難做到的,因為大家都天各一方,無處尋覓。
“獨在異鄉為異客,每逢佳節倍思親”,無論鄉土情,還是親情,總之,思鄉,已經成為了離家的游子們最真摯的感情。新春臨近,離鄉的游子是義無反顧、歸心似箭的候鳥,無懼購票和旅途的艱辛,紛紛向著家的方向飛去,帶著對家人的思念和眷戀,帶著對團聚的期待和盼望,收起行囊回家陪伴家人。這個古老傳統的節日,讓寒冷的冬天變得暖意融融……而春節的意義就在于在中國人的思想中,“回家過年”的觀念根深蒂固, “過年”像是一種精神上的洗禮,讓自己忘卻一年中的疲憊、挫折、不開心的事,然后對來年又充滿希望,像是一次充電的過程。一家人要團聚在一起,分享開心與喜悅,而團聚本身就能讓家人感到幸福與開心。
孩提時代積攢的或多或少的好印象隨之趨淡,不再是鞭炮煙花水餃壓歲錢的年代,不再憧憬自己又長了一歲,見識又多了一成,與其說春節是最快樂的時候,不如說是讓人猛然意識到年齡為之衰老、責任為之重大的關口,盡管前行的道路依然坎坷,凜冽的寒風依然肆虐呼嘯,但為了心中那曾經對自己許下的諾言,為了那不滅的希望和美麗的憧憬,我們還是向前,向前…… 一首歌詞很不錯:“有錢沒錢,回家過年”。在外面成功或者失敗,都不重要,只要你回家,你的家人就會很開心了,所以為了家人的幸福和思念,回家過年。